2022-01-28 10:15:50|已瀏覽:233次

歸納概括是申論考試中最基礎的題型,而除了常見的作答對象:問題、原因、影響、做法經驗之外,對于創新的作答對象有概括特點、能力素質、有利條件等,今天帶大家來詳細了解“概括特點”這一創新問法。
從“特點”一詞的含義來看,是指所具有的特殊或是突出之處。因此,如果材料中有表示比較的標志詞語,需要特別注意。如:與過去......相比,如今......;與......相比;由......變為......;......的區別......;......的不同......;不同之處在于......;亮點在于......;更多......、更加......、更......。因此“概括特點”可以關注材料中帶有比較性質的表述,通過比較提煉出特點。從這個角度而言,與找“變化”“新變化”有相同之處。另一個方面,材料中如果直接出現評價性的形容詞,如:好、壞、美、丑等,或者是形容詞的變形“...化”“...性”等表形容的名詞也需要注意。例如:小明的特點是長得高;中國制造的特點是管理信息化。
然而,更多的時候材料中往往沒有具體的比較,而只是對人或者事物進行客觀的描述,因而“概括特點”不能簡單從它的含義:獨特之處去找點,而是需要從客觀描述中提煉出人或事物的“特點”。
概括人物的特點。此時材料一般呈現人物的事跡或者對于人物的觀點、評價,那么就需要從事跡中提煉出人物的特點——即人物身上體現的品質、品性。如概括申紀蘭的特點:“敢于創新。倡導“男女同工同酬”,結合外出考察經驗,建立起村辦工廠企業,為發展村集體經濟作出巨大貢獻。”
概括事物的特點。此時材料一般呈現對事物的某些特征進行客觀描述,那么就直接從事物客觀描述中概括特點。如概括我國民法典的鮮明特點:“堅持人民立場。立法機關堅持問題導向,傾聽民意,充分吸收公眾合理意見建議;進一步健全了民事權利種類,完善了權利保護和救濟規則,使‘以人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法律條文中充分實現”。
注: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http://www.hebeijilong.cn/news-id-18799.html 違者必究!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由培訓無憂網編輯部人員整理發布,內容真實性請自行核實或聯系我們,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公務員頻道查看更多,了解相關專業課程信息您可在線咨詢也可免費申請試課。關注官方微信了解更多:150 3333 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