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知道,一張行測卷子,言語理解無論在題量上、難度上都是不可小覷的,這一部分的學習也是能夠和其他考生拉開分數差距的地方,在言語理解中主要包括三大題型:選詞填空、片段閱讀、語句表達。其中片段閱讀的特點是題干字數多,文段生澀拗口,對于很多同學來說做題用時長,不理解文段表達的意思,正確率不高。
在行測的判斷閱讀部分中,有一種問法在考試中經常出現,即問我們“這段文字意在說明?”、“這段文字意在強調?”等問法,這主要是在考查我們對于文段主旨的把握,而且這類問法在我們的省考中一般有6-7道題目,所占的比重也是很大的。所以這是我們必須突破的重要關卡。我們都知道在閱讀文段時要去梳理文段的行文脈絡從中找到表達作者觀點句子,那如何能夠快速的找到作者的觀點呢?針對以上問題,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首先我們如何快速判斷這個文段是轉折文段呢?那第一步就是有找到文段中的“轉折詞”比如出現:但是、然而、卻、可是、其實、實際上、事實上等。那我們如何把握轉折文段中作者所要強調的重點呢?接下來我們通過一道具體的例題來進行說明:
【例題】可別小瞧了那些在路邊沉默而低調的野生果樹,它們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珍貴自然遺產。自人類出現以來,野果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它們中的一部分被馴化為優質水果,比如現在風靡市場的獼猴桃,起初也是其貌不揚的野果。然而大部分野果還默默地隱居于林間亦或是已經被破壞掉,需要我們在開發利用它們的同時,共同保護這些野生的果樹資源。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的是:
A.野生果樹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珍貴遺產 B.野生果樹成為優質水果需要馴化
C.我們應該重視野生果樹的培育開發同時加強保護 D.野果其貌不揚但卻是人類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
【解析】本題答案選C。題干的問法讓我們選擇文段主旨,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文段:文段的首句意思是我們不能小瞧野生果樹,因為它是大自然給我們的珍貴遺產,接下來第二句肯定了野果的價值,是我們主要食物之一,第三句話進一步說明我們現在已經馴化了一部分野果,緊接著作者以“然而”轉折,引出部分野生果樹被破壞的現狀,末句作者亮明觀點——在開發利用野生果樹資源的同時要加強對其的保護。這個文段“然而”之前肯定了野果對于我們價值,“然而”之后話題轉換,強調當前野生果樹的現狀,最后提出要求要加強保護。所以文段中作者所要強調的重點是轉折詞之后。鎖定答案C項。A、B、D屬于轉折之前的內容,并不是文段強調的重點,排除。
通過例題大家也掌握了轉折文段的行文脈絡,在做題的過程中要抓住文段的轉折詞,如果轉折前后話題發生了轉換,那么轉折之后是作者想強調的重點。 注: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http://www.hebeijilong.cn/news-id-19240.html 違者必究!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由培訓無憂網編輯部人員整理發布,內容真實性請自行核實或聯系我們,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公務員頻道查看更多,了解相關專業課程信息您可在線咨詢也可免費申請試課。關注官方微信了解更多:150 3333 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