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9 09:45:17|已瀏覽:347次
心理免疫系統
一個人如何防御外來的刺激、壓力、煩惱、應激,避免自己被這些外來能量壓垮、導致創傷,甚至導致崩潰自殺,在心理層面上保護自己,尋找一個相對可以安定的情緒狀態,這里存在一個針對心理情緒壓力的免疫系統,能量覺察療法稱之為“心理免疫系統”。
最先正式使用“心理免疫系統”說法的,是陳祥志的能量覺察療法,并從心理咨詢臨床實踐的角度來闡述它。可能是因為有弗洛伊德著名的“自我防御機制”,很少有人提及心理防御方面其他的說法,因此,“心理免疫系統”這個概念很少被心理學使用。
能量覺察觀點認為,心理免疫系統不僅包括了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機制”,還加入了人們習慣使用的“理性防御”,以及可以練習學會的“覺察防御”。他們都屬于意識層面的。
1、理性防御機制
“現實感”是第一種理性防御。當你感覺聽到異常聲音,感覺可能被人襲擊,或突然收到一個對你不利的信息時,內心產生的恐慌、不安會激起一個情緒能量。可是,如果你大膽去查看,弄明白現實中有什么因素引發的,證實沒有真正的危險時,你心中的石頭就放下來了。情緒能量就此很快消散,使你免遭恐懼困擾。
“知識與觀念”是第二種理性防御。當你面對一個困難事件帶來的壓力時,憑借你擁有的知識和觀念,你靠著思維慢慢理解或尋找到對策了,問題得到解決,壓力能量就消失了。這個解決問題取向的做法,是防御心理壓力和創傷的一種理性方法。
“能力與信念”是第三種理性防御。對自己能力的認知、判斷,內心的自信心程度,加上對世界、對生活的一些基本信念,會讓你相信事情不會走向惡化的方向,避免了引起非理性的情緒恐慌。
上述三種理性防御辦法都是是在現實層面的,是意識的,有意為之的。與下面的自我防御機制中的“合理化”有所不同,“合理化”更可能是無意識的行為。
2、自我防御機制
自我防御機制由弗洛伊德提出的,是指自我面對可能的威脅和傷害時,內心的一系列的防御反應機制。可能是部分有意識的,更可能是無意識的。當自我受到外界的人或者是環境因素的威脅,引起強烈的焦慮、恐懼或罪惡感時,將無意識地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機制,以某種歪曲現實的方式來保護自我,緩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
自我防御機制包括:否認、壓抑、合理化、移置、投射、反向形成、過度代償、抵消、升華、幽默和認同等等很多的形式。下面簡單摘錄其中的幾種。
(1)壓抑,是指把意識所不能接受的觀念、情感或沖動抑制到無意識中去。如對痛苦體驗或創傷性事件的選擇性遺忘,就是壓抑的表現。
(2)否認,是指對某種痛苦的現實,無意識地加以否定。不承認似乎就不會痛苦。一個心愛的人已死亡,可仍相信或認定他還活著或即將回來,甚至還為他做些什么。這樣的內心機制可使一個人逐漸地接受現實,而不致一下子承受不了痛苦。
(3)合理化,指無意識地用一種似乎有理的解釋,實際上站不住腳的理由,來為其難以接受的情感、行為辯護。合理化有兩種表現:一是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東西說成是不好的,得不到我就不稀罕;二是甜檸檬心理,當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檸檬時,就說檸檬是甜的。兩者均是掩蓋其錯誤或失敗,以保持內心的安寧。
(4)轉移,是無意識地將指向某一對象的情緒或幻想轉移到另一個對象,或替代的象征物上,以釋放一部分情緒能量。如一個孩子被媽媽打后,轉而踢倒身邊的狗,把對媽媽的怒氣轉移到狗身上。
(5)投射,是無意識將不能接受的沖動、欲望或觀念歸因于(投射)外界或別人。這在嬰兒可認為是相對正常的,在成年人則屬于歪曲現實。
(6)反向形成,是指對內心的一種難以接受的觀念或情感,以相反的態度與行為表現出來。如一個討厭非親生兒子的女性,卻為了要給人好評價,做了許多很照顧孩子的事情。
(7)升華,是指一種最積極的防御機制。因為它可以把社會所不能接受的性欲或攻擊性沖動所伴有的能量轉向更高級的、社會所能接受的目標上,進行各種創造性的活動。把本能中主要的性能量轉移到一個被社會認可的對象上去。
注: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http://www.hebeijilong.cn/news-id-22030.html 違者必究!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由培訓無憂網編輯部人員整理發布,內容真實性請自行核實或聯系我們,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心理咨詢師頻道查看更多,了解相關專業課程信息您可在線咨詢也可免費申請試課。關注官方微信了解更多:150 3333 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