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5 09:07:02|已瀏覽:295次
為什么在青春期孩子管教過程中,‘想象力’如此重要? 孩子青春期叛逆家長怎么辦我們用一個案例來說明:
有一個青春期男孩的媽媽向我介紹了這樣一個情況:
“我的孩子今年15歲,已經休學一年半了,由于新學期即將到來,學校老師多次問我——‘新學期孩子是否能夠正常復學?’我不知道如何答復老師;同時,我的確也很想知道目前孩子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于是便找了一個時間對孩子說了一下這番話:‘孩子,新的一學期馬上就要開始了,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你打算回學校上課嗎?如果決定要回校上課的話,你從現在就要開始做準備了哦……’、沒想到父母話音剛落,孩子的情緒由原本放松到底狀態,突然變得很緊張,隨后一句話也沒說,便急匆匆地躲進房間里去了,從此,孩子又過上了黑白顛倒沉迷手機游戲的日子……為什么當我說出這番話時,孩子會如此緊張和恐懼呢?”
孩子青春期叛逆家長怎么辦?通過以上案例,我們不禁要提出以下三點思考:
思考1:這個媽媽與孩子談話的初衷有問題嗎?答案:沒問題。因為媽媽要答復學校老師,同時內心也想幫助孩子,因此,媽媽與孩子談話的初衷及出發點是沒問題(對的)。
思考2:這個媽媽對孩子講的這番話有問題嗎?答案:沒問題。因為單從這個媽媽的談話內容來看,所講的是客觀事實(如:新學期即將到來),同時,媽媽也向孩子表達了尊重(如:詢問孩子有無規劃或想法),而非強硬要求孩子一定要返校上課。
思考3:為什么媽媽與孩子談話過后,孩子的情緒會變得緊張、恐懼,甚至一句話也沒說就躲進房間去了呢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和這個媽媽再次復盤(梳理)了當時與孩子談話時媽媽的情緒狀態,并且思考這些情緒是如何產生的,復盤后總結出來的結果如下:
1、壓力——每當媽媽想到要如何給學校老師進行答復時,內心就有一種無形的壓力,擔心實話實話,會影響孩子在老師心中的形象;如果隱瞞事情,又不知道該應對老師的一再追問。
2、擔心——進而想到,如果不趕緊解決這個問題,一旦錯過了新學期開學,恐怕孩子又得再耽誤一年,甚至有可能因此徹底失去學籍,于是,越想越擔心,最后,迫不及待地要跟孩子聊這個話題。
3、無助——面對孩子當前的處境,父母感到無可奈何且力不從心,畢竟,歸根到底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管父母再怎么心急,也無法替代孩子向前邁進的腳步。
4、不信任——之所以這個媽媽會忍不住與孩子確認“什么時候去上學?”、“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表面上是關心孩子,為了孩子好,實際上則是因為從內心里,就不相信孩子會把學習當成是自己的事情,更不相信孩子會主動對自己的學業及未來負起責任。
孩子青春期叛逆家長怎么辦由此,我們不難發現,這個媽媽在與孩子溝通過程中,盡管談話的初衷(出發點)是沒問題的,談話的內容是無可厚非的,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向孩子傳遞了自己身上的壓力、擔心、無助與不信任等消極情緒,這無疑是孩子聽完媽媽這番話后,情緒由原來的放松突然變得緊張,且一句話不說就躲進房間的主要原因所在。
注: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http://www.hebeijilong.cn/news-id-26292.html 違者必究!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由培訓無憂網編輯部人員整理發布,內容真實性請自行核實或聯系我們,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親子教育頻道查看更多,了解相關專業課程信息您可在線咨詢也可免費申請試課。關注官方微信了解更多:150 3333 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