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1 11:20:40|已瀏覽:360次
很多父母出現行為上的問題,一味的采取批評指責,甚至出現一些過激行為。少年兒童出現的這些行為,實際上大都是心理問題。“青少年心理問題主要的表現就是容易焦慮、煩躁,而且容易去思考一些不開心的事情,對父母老師等權威人物很容易出現抵抗、厭惡、排斥,反叛的心理和行為表現。同時有自卑、自責的問題,尤其是對自身的外表能力、家庭有很強烈的自卑情結,嚴重時會容易脾氣暴躁,情緒無法自我控制,容易敏感,與人發生沖突。因為小事和家人、同學、老師吵架、打架等,嚴重時會讓自身的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損害、思維遲緩、學習能力下降,最終影響各方面的生活。”那么,出現心理問題該這么辦呢?
1.自卑
自卑從心理學上來說是指對自己的品質和能力作出過低的評價,總覺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部分孩子可能因為學習成績不好,所以無論在家里還是在學校,他們受到的批評多于表揚、指責多于鼓勵、懲罰多于引導。于是便變得萎靡不振、自暴自棄、消極頹廢,自認為無藥可救、低人一等,最終形成了一種“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父母頻繁的責罵或者批評,也有可能是與同學相處不順利,也可能是學習成績很差被別人看不起,總之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所以對于孩子自卑心理嚴重這個問題,作為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內心,找到孩子導致孩子自卑的主要原因,只有了解孩子的內心和想法,才能找到自卑產生的根源,也才能找到正確的解決辦法,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鼓勵和支持孩子,要對孩子的選擇和決定給與一定的支持和鼓勵,多贊美和表揚孩子,讓孩子逐漸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再者,要多關心和陪伴孩子,容易自卑的孩子大多是由于心里的壓力和委屈無法得到釋放,久而久之就產生了心理問題,而父母又沒有及時發現和重視這個問題,沒有及時給于孩子需要的關愛和幫助,這就導致了自卑的產生。
2.逆反
所謂逆反就是指孩子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因自身固有的傳統定勢和思維模式與特定教育情境下所產生的與認知信息相對立的并與一般常態教育要求相反的對立情緒和行為意向。不少孩子由于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疑慮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確對待家長的一片苦心以及老師的批評教育。于是他們懷疑一切、目空一切,對正面宣傳作反面思考,對榜樣及先進人物無端否定,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對思想教育、遵章守紀要求消極抵抗。
3.厭學
厭學是青少年最常見的心理問題之一,指的是孩子對學校的學習生活失去了興趣,開始產生厭倦情緒,持冷漠消極態度等心理狀態及其在學習中的不良表現方式。厭學通常表現為孩子學習動力不足,喪失上進的信心,重者開始對學習喪失興趣,把學習視為苦差事,更有甚者根本不學習,終日渾渾噩噩,經常遲到、早退、曠課。少數厭學的學生之所以有如此表現,是因為他們確實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可是長期得不到別人的幫助和理解,越來越壓抑,最后只能逃避學習這件事。因為每個人的接受能力都不一樣,而且擅長的領域也不同,再加上現在學習的負擔也在不斷增加,總會出現脫節的現象。這時候,孩子內心其實已經很痛苦了,可是家長還不能夠體會他們的心情,甚至是責備他們。這無疑會加劇他們的悲傷心情,甚至產生自卑心理。最終導致他們一想到學習就不舒服,不得不逃避。所以我們要盡可能地關注孩子的點點滴滴,經常換位思考,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4.早戀
所謂早戀,指青少年過早地發生或發展著戀愛現象。早戀與厭學同時是青少年最常見的心理問題之一。伴隨著孩子身體的發育成長,有些孩子會在心理上產生對異性的好奇與向往,男女生之間易產生朦朧的好感,在經過流行歌曲、言情小說、影視媒體的推波助瀾,再加上家長、教師過于嚴厲的批評和監督,促使孩子產生了較強的逆反心理,最終使孩子走入早戀的誤區。
5.孤獨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所以離不開群體,孩子也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人際交往。孤獨是一種認為自己被世人所拒絕、所遺忘,從心理上與世人隔絕開來的主觀心理感受。許多孩子性格孤僻、害怕交往,常常覺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葉孤舟,他們不愿投入火熱的生活,卻又抱怨別人不了解自己,不接納自己。他們常常一個人背著同學獨自活動、寡言少語,這些行為使他們的人際關系疏遠化和淡化,內心感到孤獨。
6.網癮
隨著現代社會科技的逐步發展,互聯網越來越多的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網絡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們,尤其是青少年,帶來了很多的弊端。有的孩子自制能力較差,因此他們一旦走進網絡的花花世界就再也走不出來了,開始逐漸迷戀上了網絡。多鼓勵和支持,鼓勵孩子多與人接觸,多和朋友溝通和交流,將注意力轉移到現實社會當中,而不是一直沉浸在網絡虛擬世界里,這個時候才能加強與現實之間的聯結,減少對網絡的依賴。父母多注意與其溝通交流,不要采用說教模式,這樣會引起他的反感。最好采取朋友式的聊天模式,有利于和孩子溝通。
7.考試焦慮
考試焦慮在心理學上是一種很復雜的情緒現象。它是由一定的應考情境引起,以擔心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為行為方式,受個體的認知評價、人格因素和其他身心因素制約的考試時常見的一種心理現象。具體表現為:一旦聽說要考試就開始緊張,考前睡不好覺,考試時出現情緒緊張,心慌意亂,記憶卡殼等現象,某些平時學習成績不錯的孩子,一到考試就慌了手腳,無法發揮自己應有的水平。嚴重的考試焦慮不僅對學習具有極大的危害,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造成潛在威脅。
8.情緒問題
青少年情緒方面的問題具體表現為:情緒豐富而強烈,但情緒起伏變化很大,極其不穩定,并且易沖動,不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時可能會為一點點小事而情緒激動,也可能為一點點小事而灰心喪氣。多變的情緒,常常使他們難以專心致志、善始善終地做好每一件事,學習、生活也因此受到干擾。
本文由培訓無憂網愈見教育專屬課程顧問整理發布,希望能夠對想在北京學習心理咨詢師培訓的同學有所幫助。想及時獲取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詢師基礎培訓考試報名時間、考試時間等重要節點信息,歡迎關注培訓無憂網心理咨詢師培訓頻道或添加老師微信:15033336050。我們還為您準備了更多心理咨詢師相關復習資料、模擬試題和歷年真題,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注: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http://www.hebeijilong.cn/news-id-5750.html 違者必究!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由培訓無憂網編輯部人員整理發布,內容真實性請自行核實或聯系我們,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心理咨詢師頻道查看更多,了解相關專業課程信息您可在線咨詢也可免費申請試課。關注官方微信了解更多:150 3333 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