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在過去的托福考試里,聽力出現了印度口音。不知道考場上的小伙伴,有沒有歌舞一番的沖動呢?其實托福出現美音之外的口音是常規操作,之前官方說過:“在托福聽力和口語考試之中會加入其他地區的朗讀者,這些朗讀者有可能來自英國、新西蘭或者澳大利亞”。也就是說,口音問題不光出現在托福聽力中,有時候托福口語的direction也會出現。如何才能降低口音帶來的影響?
一 :了解發音規則
雖然考試出現了印度音,但這實屬非常偶然的情況,一般托福更常見英音。想要避免口音帶來的麻煩,我們不得不英式美式“兩開花”,對常見的發音規則進行了解。最經典的就是“r”音,大部分人靠這個發音就能作出區分。美式英語但凡帶“r”字母的單詞一定要念出音來,英式英語則不會把每個r都讀出來。美國人讀teacher,英國人讀“teache”。
二:語法推斷詞義
明明認識這個單詞,日常也練習了正確發音,對美音有著的熟悉,換個口音反倒來不及反應。不管是聽說還是讀寫,單詞起著決定性作用。詞匯背過了但放到句子里不一定會用,但是反過來,如果對單詞的使用很熟練,就能通過其用法推斷重點詞的意思,從而彌補口音帶來的辨音影響。托福考試中考察的更多的是復合句和復雜的長難句,但我們平時用的多是簡單句,所以小伙伴們對于基本的語法知識還要多加掌握,強化復雜句的練習。
三:擴充背景知識
ETS說托福考試不基于任何專業的背景學習,難道你就不管背景知識了嗎?托福考試原本是給大學生設計的語言考試,所以會出現很多ETS認為大學生應該掌握的背景知識。不過現在高中生、初中生留學的也不少,真是苦了孩子們。
托福考試中,涉及的科目非常廣泛,聽力的conversation大多是校園生活,lecture則多是學術研究。不管是校園生活中改論文還是講座時搞科普,上天入地各種科目都能成為話題。其中出現的心理學、社會學、天文學、生物學、地質學、氣象學等,幾乎就是大學生們學習的所有科目。
研究表明,在托福聽力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內容涉及比較專業的文化科學背景知識。也就是說,在這四分之一里,如果你具備相關的知識儲備,即便聽不明白信息之間的聯系,也能get到文本的邏輯。通俗點說,別人只聽到“1+1”,你聽到之后還能馬上獲得“2”這個信息。
所以,口音影響我們聽信息?用相關的專業知識作為彌補,聽不清我們還可以搞推理。需要注意的是,托福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從一次考試中關于“整容”話題的討論可以看出來。所以小伙伴們記得關注一些討論比較熱烈的話題,幫助我們更好地聽辨。即便沒有考到,我們也能在學習的過程中順應西方的意識差異,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
四:聽力材料
前面說到的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都可以被籠統的稱之為“英音”。英音出現的頻次越來越多,所以大家平時可以找一些英音材料聽一聽,例如BBC的新聞、紀錄片,女王的公開演講。其中紀錄片一般會按照話題進行分類,大家可以多關注一下自然、生物、藝術相關的影片,這些科目出現在聽力中的幾率較高,另外生物也是閱讀最常見的話題。
五:注意事項
在備考托福聽力的過程中,精聽、泛聽、聽寫缺一不可,但這些也都很耗時間,而且效果因人而異。為了避免疲勞戰術,我們需要快速抓住重點。
首先,ETS一般不會扣一些小細節,所以我們做聽力時盡量先聽懂主要結構和全文邏輯。其次,做完聽力之后,要記得總結考點。學會的做題方法不能局限在某一科,而是要保證做完這篇之后,同類的文章也能穩定發揮,順利做完。
另外,在背單詞時還是要注重發音,不要因為會出現其他口音就放松管理。在練習發音時,重點在于快速反應聽到的單詞的釋義,這一階段可以暫時忽略拼寫。最后,聽寫練習雖然比較費力,但是能全面提高聽音、記筆記、把握全文的能力。一般至少三周才能感覺到明顯的效果,所以希望小伙伴們不要心急。
聽力出現口音不可避免,掌握國際口音既是應試趨勢,也是未來小伙伴出國后的必備技能。很多留學生都有這樣的感觸:校園里學生來自世界各地,授課的老師也不都是美國人,交流起來明明是英語又好像說的不是英語。在美國大學里英音還算“容易聽”,日本、泰國、韓國等各地口音才讓人真心迷醉(沒有歧視的意思)。置身多元文化氛圍,自然要經歷不同口音的適應期。所以托福中的各種口音正好可以當做出國前的適應練習。
本文由培訓無憂網新東方教育課程顧問整理發布,更多托福課程信息歡迎關注培訓無憂網托福培訓頻道或添加老師微信:15033336050
注: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http://www.hebeijilong.cn/news-id-7924.html 違者必究!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由培訓無憂網編輯部人員整理發布,內容真實性請自行核實或聯系我們,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托福(TOEFL)頻道查看更多,了解相關專業課程信息您可在線咨詢也可免費申請試課。關注官方微信了解更多:150 3333 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