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結構設計工程師面試會遇到的題目解析
2021-11-15點擊量:377
毫無疑問,相對于產品設計師,結構設計師需要掌握和理解更多的結構設計生產方面的知識要點,比如生產工藝流程特點,工藝缺陷常識,各種生產工藝問題處理等等,一些常用的結構設計方面的工藝都是需要了然于胸的,下面優概念工業設計為大家帶來結構設計知識要點解析,一起來看看結構設計工程師面試考題答疑。一、產品生產時出現結構問題,如何處理?收集問題啤件分析問題發生的原因。根據原因及生產實際情況為生產提供臨時解決辦法,及時跟進以保證出貨,并提出根本解決對策,出相關報告知會各部門負責人。需改模的在改模前應考慮舊件的處理問題,是否可即時改模。改模OK后做相關測試放產,出改模放產通知,并附新舊件。二、簡述新產品開發程序及老產品改模程序移交生產部→量產→放產→新產品發表會→零件承認→發正式BOM→送工程樣板確認→改模完善→發開模圖→設計修改→送客戶確認評估→手板組裝測試→制作手板→估價BOM→樣品打樣→內部結構設計→外觀設計。1)新產品開發程序:開發立項(設計任務書)2)制定改模方案→找到最新膠件及圖紙→老產品改模程序:接到改模要求簽板放產→組裝驗證→試模→改模跟進→發零件更改通知單→發改模通知→發ECN→制作改模圖→確定改模方案→按方案制作手板驗證。三、注塑常見缺陷有哪些?產生的原因各是什么?1.縮水:塑件壁厚某處較厚或者是壁厚改變過大2.熔接線:熔料的細流繞過型芯并又連接在一起產生一條結合線3.披鋒:沿分型線的地方或模具密封面出現薄薄的飛邊4頂白:脫模力太高或頂出桿的表面相對較小5.拉花:脫模斜度不足或局部脫模斜度太小.6.混色:顏料分配不均和溫度變化不均造成的7.翹曲:制件冷卻收縮不均8.燒焦:困氣9.銀絲:料沒烘干夾有水份.10表面光澤不均:模具表面處理不良,模溫變化不均,注塑保壓太短或者排氣不良11.氣紋:澆口處排氣不良12注射不足:低熔料溫度和模溫,注射路程曲折或局部過厚13.氣泡:熔料高溫發生熱降解形成氣泡.四、一般包膠硬膠常用哪些材料,軟膠常用哪些材料,采用何種封膠設計可以減少披縫,試畫一包膠結構圖說明1.包硬膠常用:ABS,PC,PS,PA等,壁厚常取2.2mm左右.2.包軟膠常用:PVC,EVA,TPE,PU等,軟較厚度不宜太厚,1~1.5MM足夠.壁厚常取1.5mm左右.3.貼合效果強度,需要在四周加:基材碰穿¢1~2,而且背面應該有沉孔,保證軟膠注入后有反扣形成;扣位孔應該繞四周間距不應大于20mm,這樣就可以保證結合強度。4.外表面一般軟膠應該比硬膠高0.5MM,不要在同一曲面上。軟膠與硬膠結合處加凹槽封膠。5、產品設計的重中之重是什么?6、你認為產品從設計到出貨這些過程當中哪個環節最重要?7、熱塑性材料中,哪些塑膠材料具有絕緣性?哪些材料具有抗靜電性?8、對于裝配產品的三種配合方式是哪三種配合方式?它們的公差帶是多少?9、寫出0.05MM的公差帶的表達方式?10、齒輪為傳動結構,什么時候會用到齒輪結構?它還有什么用處?11、對于螺紋結構,我們設計時一定時候一定要注意什么?12、畫出三板模的結構圖,注明各板的名稱;三板模常用哪種澆口?13、對于螺紋結構,模具上面齒輪應該用什么材料?鎢鋼料行不?14、電鍍用哪幾種?最常用的是鍍什么?15、如果產品的塑膠材料是PP料,模具分型的精度應該是多少?排氣槽該磨多深?本文由培訓無憂網優路教育課程顧問老師整理發布,更多課程信息可關注結構工程師培訓或添加老師微信:1503333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