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報名只能通過機構
2022-01-20點擊量:179
心理咨詢的理論與技術源自西方醫學與心理學,相對于其他行業心理治療在我國并不是一項發展成熟的專業服務,心理咨詢師對國人而言,仍是一個相當新鮮而陌生的專業人員。也因此,民眾對心理治療容易產生誤解。因此“心理學”和“心理咨詢”這兩個詞匯通常被戴上神秘的面紗,例如已經被大家玩爛的——“你是學心理學的,那你知不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的梗。那到底什么是心理咨詢呢?心理咨詢(counseling)是指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心理適應方面出現問題并企求解決問題的求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過程。通俗來講就是:心理咨詢師往往掌握心理學的基礎知識以及專業的助人技巧,在經過專業訓練后,通過以談話為主的方式(一些特殊療法可能涉及音樂、繪畫、舞蹈和玩具等),促進來訪者的表達和領悟,以達到緩解或改善來訪者主觀上的痛苦,并使來訪者以更好的方式生活的目的。在心理咨詢理論體系中存在著很多種療法,例如致力于改變適應不良認知的認知行為療法(CBT)、關注來訪者自身資源與優勢的短程焦點療法(SFBT)以及專注于關系的人際心理治療(IPT)等,這些療法都以不同的角度,通過不同的方式帶給來訪者改變言歸正傳,很多第一次了解心理咨詢師的小伙伴一定有非常多的問題,尤其是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為什么心理咨詢師只能通過機構報考?因為2017年國家取消了心理咨詢師職業資格證書,取消的主要原因是之前的二三級證書自學自考的模式,大部分人只是把證書當作敲門磚,重理論考試、輕實操能力培養,導致持證者普遍達不到從業能力要求,從業比例不足3%,滿足不了社會持續增長的對心理咨詢服務人員的需求。現在推動實現由用人單位和第三方機構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在完成相應的學習培訓之后,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提高行業從業者整體素質,所以現在報考心理咨詢師只能通過機構報考。...